原创 硅谷王川 investguru  2019-12-22

(通告:我在 YouTube 上的视频频道已经开通,欢迎大家到 YouTube上搜“硅谷王川”关键词订阅。频道已经上传了八个短视频, 也已有热心读者把视频转到 B站。八个视频的标题依次为:

1. 建设个人信息基础设施

2. 社交媒体平台降低商业信任成本

3. 论决策机制和纠错成本

4. 理解别人错误观点背后的原因更重要

5. 用摩尔定律武装自己

6. 如何有创意地深度思考

7. 关于成功的网络模型

  1. 创新扩散的理论模型和误区。)

下文为第四个视频的文字稿。

1/ 对某一件具体的事,光知道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,别人的认识是错误的,还远远不够。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不同观点和解读,吵得脸红脖子粗,都想说服对方,甚至激烈的时候两个人要动手打起来。这是非常不值的。因为即使你知道他是错的,你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他会有这种错误的观点,你费牛劲说服了张三,下面来了个李四还要说服他,这要把你累死。你又不是雷锋,说服这些人改变观点,对你没啥好处,可能别人还要恨你,这就是冤大头了。

2/ 只有说知道为什么别人会犯错误,知道他是否有可能改变观点,知道他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把错误的观点改正,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也会犯他的错误,才能真正把事情理解透。

3/ 举个例子, 笔者十月份有篇文章

王川: 重要的东西, 往往是看不见的

提到在华人工程师圈内一个祥林嫂式的话题,大家老是把华人 IT 工程师职场发展看似不如印度工程师的现象错误归因。

除了半导体行业的反例以外,以企业软件行业为例,大部分初创的企业软件公司都不成功,这两年冒头的两大企业软件公司, slack 和 zoom, 都是一百亿美元以上的市值,创始人都不是印度人。Zoom 创始人更是山东大学的校友。

4/ 那么回到一个关键问题了,为什么我们每天仍然看到这些错误的分析, 中国工程师不如印度工程师? 以笔者的猜测,

第一,在大公司基层工作的华裔工程师太多了,他们看不到自己行业之外的情况,也没有足够经历去了解行业的变迁历史。他们只看到一个客观现实,就是大的 IT 公司 印度人在管理层升迁很快,于是就把这个客观事实归他们看到的印度人的其它特点。

5/ 第二,这类人人数较多,观点角度单一, 他们聚在一起议论,这种简单归因的观点就会自我强化。这和星座命理这些理论的形成机制本质没有差别。如果你要告诉他们, 其实是更复杂的原因,他们没有亲眼看到,无法体会你所了解的信息,要解释是个非常费劲几乎不可能的事情。别人都这么讲,他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解释?就像今天你如果遇到一群热衷星座命理的朋友,对她们说,什么星座命理,扯淡,全是迷信,那肯定会遭到一顿合力的痛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