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3-1
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
终于找到“货物崇拜”的原始照片了,这些岛民扎的飞机模型,和巨大的天线盘子,看起来还真像是那么回事。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热闹的会议/演讲等等,大多本质上都是追求形似的“货物崇拜”。 :)

2019-3-1
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
1/ 连接速度/带宽等提高一个数量级,就可能出现全新的生态。飞机的速度也就比汽车快十倍,看看发生了什么。推特与早年的博客相比,把输出字符限制到 140 个字母,结果用户的创作和互动频率增加一个数量级,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态。

2/ 这种改变是微妙的。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候,我们被迫只能和附近的邻居进行商品交换。但是现在,你想想,你最重要的生意伙伴离你有多远?也许他在大洋的另一边。而你可能和周边邻居长期没有任何来往。

3/ 电商送货上门普及之前,每次买东西要开车十分钟到附近的零售店,买东西至少十分钟,开回来又十分钟。在家里买,点击一下,几十秒就搞定。

4/ 自从网上可以搜索到各种我想要的东西后,图书馆这个概念也慢慢快过时了。

5/ 最关键在于,当你和外界连接的延迟, 信息交换成本低于一个临界点之后,你和它就可能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(endosymbiosis),并因此放弃了其它的你习以为常的旧的共生关系。你会觉得一些操作成为身体的延申,就是所谓‘易如反掌’。 原来很昂贵的要到 memory, disk 里面去做的事,变成直接在 cache 里索取。 而这种共生关系之上,必定涌现出一种新的更高效的组织和生命体。

6/ 当一个组织的内部沟通交互成本,高于和外界交互成本之时,组织结构一定将被迫改变。交互成本决定组织架构,很多时候它和物理距离没有关系。

7/ 而很多人在旧的共生关系下的成本,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时,还本能的拒绝改变/拒绝放弃,那么迟早将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。收起

2019-3-1
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
回复@金砖银瓦玉如意: 是的//@金砖银瓦玉如意:家庭朋友聚会,各自忙着刷手机而不和身边人交流,也可以看成旧共生关系的解体,新的基于网络的关系形成

2019-3-1
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
endosymbiosis 确切的说是 “内共生”, 因为大家交互成本足够低的时候,就成为一体了。

2019-3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