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 微博 weibo.com
1/ 假新闻 fake news, 有点像P2P 之类的庞氏骗局,假新闻的存在一般是因为存在短期的一个正反馈回路:就是说,通过低成本的炮制假新闻,获得大量广告点击收入,或者利用假新闻的影响获得来自别的地方的较高的不对称的回报;
2/ 那么其它人看到了有利可图,自然也会争先效仿,于是假新闻越来越多,直到有一天其回报开始低于运作成本。 或者被事实真相彻底证伪。
3/ 普通人没有能力迅速辨别假新闻,因此那些精准攻击人性中的各种迷信/不安全感的弱点的假新闻,或者编造一些部分人爱听的谎言,这样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注意力,屡试不爽。
4/ 假新闻还有个特点,就是说即使后来被证伪,制造假新闻的人早已赚得盆满钵满,开始跑去下一个热点去炒作假新闻,所以其制造者基本上负面的损失非常小。
5/ 普通人和广告商作为假新闻的受害者,其损失是间接的,较为隐性的,有较长时间差的。也很难去找始作俑者算账。
6/ 另外还有个问题是,因为假新闻对社会群体行为可能会有短期的错误影响,所以有些投机者即使知道是假新闻,也要推波助澜地去炒作,并从中牟利。所以在早期阶段试图和假新闻去辩论,很大程度上是徒劳亏本的。
7/ 有的时候打击假新闻的最好方法,甚至是别的地方的更离谱的假新闻。就好像某个新的庞氏骗局吸引投机者的资金,导致别的地方的老的庞氏骗局轰然倒塌。
8/ 只要存在短期的回报/成本的不对称性,各行各业的假新闻,庞氏骗局,将会长期存在,只不过会不断从一个地方跳到另外一个地方,变成新的模样而已。收起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9/ 比较初级的假新闻是编造杜撰事实。更加隐蔽的假新闻的表现形式是:以偏概全,选择性报道;或者完全用错误的叙事 narrative 模型来描述一个新现象。所以被动接受媒体喂的消息,而不是主动地多方面的观察,那么一开始就注定了成为假新闻的受害者。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是的 //@unqueblanc: 有期外界通信就采访了美国的假新闻网站运营者,标明是假新闻的报道,通过对热点的逆向思考编造出来的报道,仍然可以一样的炒作牟利。感觉一定程度上也像一种精神垃圾食品了:人们明知没什么好处,明知是假的,只是图一时爽快才点击。
来自 微博 weibo.com
从某个角度看,假新闻类似对于让特定群体意淫的黄色小说 //@unqueblanc: 有期外界通信就采访了美国的假新闻网站运营者,标明是假新闻的报道,通过对热点的逆向思考编造出来的报道,仍然可以一样炒作牟利。感觉一定程度上也像一种精神垃圾食品了:人们明知没什么好处明知是假的,只是图一时爽快才点击。